港币在中国值多少?
1980年代,香港金融风暴之后,港府实行严厉的币制管制政策,规定所有政府机构、公立学校、公立医院、军队必须使用人民币或外汇,严禁使用港币。 当时一个大学毕业生的月工资约为300港元(相当于今天的3450港元),而同一时期北京大学毕业生的月工资为270元(相当于今天3075元人民币)。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由于人民币持续升值,大量热钱涌入香港炒楼、炒股;同时为了稳住金融业,中央政府决定放开对港元的管制。从那时起,尽管内地居民可以随意兑换外币并投资海外,但港元却只能由香港当局印刷发行,不再与人民币挂钩了。 从那时开始直至今天,虽然内地经济腾飞,香港经济停滞甚至倒退,但两地的货币汇率一直维持在1比1左右,几乎没有变化。这就是所谓的“汇率制度安排”——即在可自由兑换的条件下,不将双方货币的汇率确定在一个固定水平上,也不允许其在短时间内剧烈波动。
简单来说就是“一只巴掌拍不响”,如果一国货币对外贬值,势必会刺激其他国家增加对该国货币的储备,以便能以更少的本国货币来购买相同价值的他国商品和服务;反之则会减少该国货币的外汇供应。汇率机制就像一把双刃剑,合理运用既能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也能促进国际贸易和金融的顺畅流通。然而滥用汇率机制则会造成经济过热、泡沫膨胀、通货膨胀等负面影响。 所以题主的问题其实是在问,内地的GDP是香港的多少倍?若以国际汇率计,2014年内地GDP大约是香港的6.11倍,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大约为1比0.1599;若是以跨境贸易和直接投资计算,2014年内地GDP是香港的4.33倍,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大约为 1比0.1634。
总之不管怎么算,都是内地GDP高于香港很多。但是这样算对不对呢?当然不对! 因为国际汇率是一种市场汇率,反映的是市场上买卖交易的情况。而在现实中,经常存在一价定天下的情形——即无论买方还是卖方,他们之间第一次交易的汇率会成为以后其他类似交易的基础价格,也就是“基准汇率”。在这种交易中,交易双方的利益都得到了维护,所以这种汇率是最稳定的且能够长期维持。
在现实当中我们更关心的是“贸易加权汇率”——即综合考虑进出口贸易情况来计算得到的汇率。这种情况下,因为人民币还在不断升值,加上香港产品以低附加值工业品居多,所以随着人民币升值,用人民币计价的人民币对美元加权汇率会持续下降,从而令人民币对香港特区的贸易加权汇率继续上升。不过考虑到香港的特殊地位,这种贸易加权汇率变动并不会很大,也不可能大幅度超过国际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