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五行属于什么字?

卓冰岑卓冰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文解字》:“岳,水涯也” 宋代的《集韵》中“岳”的释义有: 由此可见在古代“岳”的字形演变和“野”是很相似 的. 那为什么现代简化汉字把“岳”“野”分开了呢? 这就要说到“岳”的本义了——山。

许慎注《淮南子·天文训》:“岳,高也。” 高而隆起的山脉叫做“岳”。 根据上面的字形演变我们可以发现,古文字中的“岳”字像高山形状;而小篆字体的“岳”看起来与山无关了,这是因为古代的字形变化是从象形到符号化,到了秦统一文字的时候,“岳”已经是一个形声字了,“山”表意、“谷”表音。所以从秦朝到汉代,人们书写“岳”的时候,字形多是像“山”或者像“丘陵”的形状(左图),如司马迁的《史记》。但是这样写字很不方便,因为像山的字形很多,很容易认错。于是人们又想出了另外一个办法:在“丘”的下面加一个短横,变成“阝”(右图)。这是现在“岳”字的字形来源。

为了便于识别,有些古籍中直接用“阝”代替“岳”字(比如《礼记》),而民间则将这个“阝”称做“岳字边”,可见“岳=阝”是后人的一个约定俗成。 而“野”字的本义也是“山”。《尔雅·释山》:“大野曰‘岳’。” 所以“岳”“野”古时本来是指同一类的东西。

由于“岳”本义为“山”,所以引申有“高”的意思。又因为“高”常用来形容帝王或官宦的地位,所以“岳”又有“尊贵、尊荣”的意思。而“野”由“山”本义引申为“郊外”之意,后又衍生成“田野”“原野”“荒野”等词。表示偏远荒凉的地方时,“野”还带有贬义色彩。 除了表示地形外,古代的“岳”还与祭祀仪式有关。《礼记·月令》中有这样的记载:“中冬之月……命祀山林川泽。”郑玄注:“岳,谓四望也。山川之神,何知之,以其能兴云雨,故封之为诸岳。”说明先秦时期,统治者会在每年十一月祭祀五岳,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