藐的五行属什么?

雍沂龙雍沂龙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藐”字,在《康熙字典》中,有如下解释—— 《集韵》莫晓切。同藐。《说文》小貌。《前汉·枚乘传》作“眇”。《晋书·宣帝纪论》:“轻佻藐诈。” 又《广韵》母了切。亦小貌。 又《集韵》美妙切,音耄。义同。 又《广韵》莫报切。义同。 考之字形发展,“藐”字的形体演变如下—— 可见,古文字中的“藐”,合二为一,象一个人形,上半部分是头部与眼睛,而下半部则像躯干与双臂。这个字形,反映在现代汉字中,就是“眇”。

至于“藐”的读音,在唐代以后,一直读作“miǎo”。如唐韩愈《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宋苏轼《石钟山记》:“于是仆往见相马者,退而问其名姓,曰‘吾姓王’。”清刘大櫆《游乌江亭记》:“项籍之英雄盖无出其右者,而卒亡楚者,岂非恃有项羽乎?’ 然而,近代汉语中,却出现了把“藐”读成“miào”的现象。比如鲁迅《药》中有“眼珠放着光,气焰越发嚣张;骂老栓道‘笨蛋!’骂光复会道‘混账’”。而鲁迅本人也在日记里提到,1935年上海“正兴馆”本帮菜馆子吃红烧羊肉、粉肠和雪菜肉丝汤,“味道很好,价钱很贱”,“价钱很贱”的“贱”字,就念“miào”。

这种读音的变化,大概是因为“藐”“邈”“淼”“渺”等字,都从“夭”,而“夭”古时读作“miāo”的缘故,近代汉语学者将这类字统称为“形旁假借字”。 不过,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样的讹读居然延续至今。不但普通话念“miao”,某些方言里也读若“miao”。比如吴语(苏浙沪一带)将“藐”读作“moiɑu”(音译),粤语(广州话)也将“藐”读成“miu”。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