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五行多是什么?

冀新亨冀新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 关于《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中关于五行相克的解释,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宋朝的徐兢所著的《宣和博古图》中的说法,此书现在存世,其中关于相克的记载如下 “盖五行之生也,各从其类;其成也,各自之名。木曰曲直,火曰炎上,金曰从革,水曰润下,土爰稼穑。此五行之所施也。 彼土色黄,此水土居中央,万物以生。故曰稼穑为土。五行所以为五德之本也。

五行之性各有宜,不可相杂。木性疏通而好生,故利于舟车;火性光明而炎上,故厚于灯烛;金性坚刚而肃杀,故工于刀斧;水性柔湿而润下,故劳于漂灌;土性敦厚,无善无能。然木有所不能者,火能治之;火有所不能者,金能治之;金有所不能者,水能治之;水有所不能者,土能治之。此五行之相生,而不可相犯者也” 此段文字中提到了“相克”,并且将“克”分为两种——“克”和“害”,并详细的阐述了它们的含义以及区别所在,这一点是比较准确的。

关于三国的记载中,曹操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他手不释卷的一本书就是张良所著的《太公兵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姜太公真本),里面就提到了“旺相休囚死”,也就是说三国时代的人已经用到了四柱八字的理数,再结合当时的星相学,因此对于五行相克的解释应该和今天差不了多少——旺相、休囚只是形容五行之气在八字中的状况,“生”“克”则是它们状态的变化。 至于《水浒传》成书较晚,作者施耐庵可能受到了民间“六十甲子神”的说法影响,因此在书中把“金生水,水生木”误作为“金生木,水生木”,把“土生金,金生水”错作“土生金,金生木”,这种错误在明代的版本里就可以找到,可见是受到“六十甲子神”说法的影响。 这种错误的源头应该是来自于唐代李虚中的《李虚中集》,这本书是研究八字命理的必读书目之一,里面谈到“何谓生?有生于我,与我同类,助我者,此三生义也。……何谓克?克制我身,与我相冲,对我不利者,此七煞义也。”(引文见李虚中自序)这里的“生”指的是帮身,而不是助身。

鄢蔚漫鄢蔚漫优质答主

五行多者,气有余也,多则亢害,故为火龙真木人,有真武将军、玄冥子之称。遇岁运太过相合,多凶少吉。凡甲癸戊壬丁等,若值五行三者以上者是也。

所谓木火土金水等五行多者,以天干为主,地支为辅,若甲乙值寅卯辰午未戌诸字相逢者为多,乙木人逢卯字太多为忌,丙丁值寅巳午未午戌亥为多。壬癸值亥子丑辰为多,辰戌丑未四大相冲,逢有二冲者也属五行多者。丁火值午太多,亦为火多,此五者为本气有余,皆称为太过,为凶,必遭凶祸。倘丁火人逢巳字多者,巳为丁火之鬼,名为受制,故无凶咎,余者类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