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何时起?
国足2001年夺得亚洲杯冠军时,当时媒体大量报道,举国欢腾,那一次应该是国足在大众视野中接近巅峰的一次,也是唯一一次。 这支国家队在米卢蒂诺维奇的带领下,攻守较为平衡,在中超和中甲各级联赛中都善于利用快速的进攻和防守打法来获取进球,同时这支球队也拥有马明宇、范志、孙继海等在当时国内颇有声望的名将 ,还有曲波、李金羽这些当时年轻的潜力新星。
在2001年的亚洲杯中,这一批球员发挥出了很高的战术素养,在比赛中打出了快速、强悍的特点,连续击败对手晋级 ,尤其是在半决赛面对日本队的时候,加时赛凭借李金羽的进球1比0战胜对手,时隔多年再一次打进亚洲杯决赛。 在这次亚洲杯中,赵旭日在与伊朗队的比赛中因踢对手裆部被红牌罚下,导致缺阵了后面的决赛;孙继海在半决赛受伤,带伤打了封闭上场,为比赛胜利立下了功劳。 最终,这支国足在决赛中1比3不敌日本,获得了亚军。这也是中国队历届亚洲杯的最佳战绩。
雍臻优质答主足源于西方,中国真正有组织的足球运动是伴随着西方传教士的活动而兴起的。19世纪中叶,基督教新教传教士进入中国,为了冲破中国传统社会重道轻器的文化思维定势,新教传教士以传授“西艺”,推广体育运动作为吸引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学生的重要手段。
基督教新教首先于1843年在上海设立英华书馆,开展文化教育,宣传天主教教义,推广西方体育运动。随着英华书馆的不断向外拓展,从20世纪初开始到20世纪30年代以前,由新教传教士在中国开办的教会学校已有一百多所,它们广泛流行足球等西方体育运动。教会学校推行西方体育运动,一方面是为了塑造学生的体格与人格,另一方面与基督新教的运动观以及中国近代社会需要具有强健体魄来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有很大关系。
同时,教会学校推行体育运动是为了在青年学生的心中树立基督教和西方文化的正当性和优越性:“体育运动本身就有‘传教士’功能。教会学校的运动员和运动队不仅代表学校本身,其行动和影响力也使西方文化和基督教的影响更加深入人心。”西方体育运动的传入,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巨大的挑战,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强调个人体内的“气”和各种招式,而西方体育运动强调人的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无法完全解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