夋字属于五行属什么?

史芯菲史芯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夋”字在姓名学中,属火。 《康熙字典》解释如下: “夋”字五行为火,本义为鸟尾长的样子。引申为缓慢、迟延的意思。又由缓慢推至行动、举止、态度等的从容不迫;还引申出“端正”“肃敬”的意思。 以上意思的“夋”字,在古代文献资料里,基本都是单独使用,没有与其他字联合在一起形成词语的情况。只有在清代吴楚材等编撰的《古文观止》里有收录一篇汉代文学家王褒所作的《汝坟贫女》: “听吾师《黍离》之诗,感先哲既远而周室颠坠者,凄怆怛悼,怊怅若失,久而不忘。”(译文:聆听老师讲授《黍离》这首诗,有感于前朝已远,故国覆灭,悲愤忧伤,心神恍忽,久久难以忘怀。) 这篇散文里的“侘傺”一词受到关注与重视,是因为它在现代汉语里衍生出了一个新词——“侘寂”(日语读作wabi-sabi)。这个词指一种心境或者对不完美世界中残缺之美、幽玄之美的欣赏。

“侘”字的五行属性,历代典籍说法不一。《康熙字典》认为其属火,而清人张澍所撰写的《五音集韵·校勘记》则说它属土。我们查考了一些当代著作和教材,大多沿袭了《康熙字典》的说法,认为“侘”字属火。 然而,如果查阅东汉许慎撰写的《说文解字》,则会看到“侘”字的解释是: “侘,陋屋也。从瓦,侘声。”(注:今本《说文解字》无此字。) 《说文解字》是一部研究汉字形体、结构的重要书籍,作者对每一个字都作了形体演变分析。该书“侘”字下引用的材料,来自东汉王充的《论衡·量知》和三国时代的应劭著的《风俗通》。这两本书里,“侘”字均写作“咤”,读音相同,意义也接近,都表示简陋的房屋。我们可以确定“侘”字在古代,是表示矮小简陋的房子这个意思。 这个含义与现代汉语“侘”字最接近的是“仄”字。现在普通话念作zhè,广东话念作sau2(粤语读音有差异)。古文字形也类似,都是上下结构,上面部分象形房屋,下面部分象形矮小。《康熙字典》把“仄”列入“侘”字的部首,是非常有道理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我们现代人在起名用字的时候,总不会为了表示房子低矮破旧就真取个“侘”字吧!这未免也太直白了。古人也是同样的心理,所以才会在“侘”字基础上衍生出多个带“瓦”旁的字来表现这种意境——比如“堦”、“墀”、“墀”等等。这些字现代汉语词典都有收录,但大多数古代文学书籍并不把它们收入,所以常被忽略。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古代指称房屋,到了近代多指道路、楼梯或台阶。 我认为“隈”字的五行也应该归属火。因为它的本意就是弯曲。《康熙字典》把它列入木部,是错误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