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板结用什么?

植媛乐植媛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农业生产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土壤板结的情况。土壤板结是指土壤结构不良,透气性差,不利于作物生长。 造成土壤板结的原因有很多。除了自然因素(风、雨水)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如过度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影响微生物菌群,破坏土壤的结构;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使得可耕地面积越来越少,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等物质已成为必然选择,但这样造成的土壤板结也是显而易见的。

那什么是土壤板结?有什么现象?怎么判断? 土壤板结又称土壤紧实,是栽培土壤经常发生的物理状态变化。当土壤中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0%以下时,土壤孔隙度降低,通气性和透水性变差,严重时产生地下水径流不畅和土壤积水,从而影响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与对水分、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严重时导致植物死亡。 防止土壤板结至关重要!

1.合理施肥 避免单一、过量使用化肥。适量施用有机肥能更新改善土质结构,促进微生物的活性,增加土壤中有机胶体的含量和对营养元素的吸收能力。在生产中应注意平衡施肥,避免单施化学肥料。化肥的利用率不高,单施化肥不仅浪费资源还可能产生副作用损害土壤。

2.合理灌溉,适时排灌 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尽可能少的水分损失,减少地下水开采量,保护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安全。在土壤含水量过低或干旱的情况下,及时浇水,但不要漫灌和水量过大而导致养分流失。注意排水防涝,尤其在阴雨天气下要及时清沟理墒,排除田间积水以防渍害发生。

3.种植管理 合理布局,合理安排耕作制度。通过轮作、套种等方式,改变作物连作造成的土壤生态环境恶化,增强土壤抗逆性。深耕深翻,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注重中耕松土,保持土壤通透性。加强植保措施,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发展。

4.农业生物措施 在土地上种植农作物的全过程。包括选种、播种、田间管理(培育壮苗、施肥、整枝打杈、采收后的田间管理)以及收获后的贮藏、加工、运输等一系列生产活动的总称。 通过采用以上措施来改善土壤环境,防治土壤板结。

欧阳微欧阳微优质答主

使土壤板结的主要原因就是农药、化肥以及不合理使用有机肥,尤其是复合肥和磷肥的使用。这些肥料的使用往往使土壤的中的磷元素大大增加。磷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易与钙、锌、铁等金属离子发生反应生成不溶性的磷酸盐,从而在土壤中造成大量的矿质元素缺乏,影响作物根系对养分的正常吸收,使作物出现各种各样的生理病害。同时土壤中磷肥的大量积累也使得根际的微生物生存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好气性细菌,因此在生产中经常发现根系不发达,根的黑根和黄根现象。

土壤板结的防治措施:

一、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的使用:增施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有机质分解产生的腐殖质是土壤团粒结构的粘合剂,也是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粮食”。而且有机肥中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繁殖过程中可以分泌大量的脂肪酸,脂肪酸有助于土壤中胶体的分散,形成新的团粒结构。另外施有机肥可以有效增加土壤中速效养分,减少化肥施用,保护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使之得到平衡繁殖,从而避免土壤板结。因此在生产中,每生产一次果实就要施一次有机肥料,一般幼龄果园每亩施商品有机肥300~500千克,结果园750千克左右,施有机肥时,可以掺入少量的微生物菌肥,如菌乐旺等,每亩40~50千克。

二、增施土壤改良剂:土壤改良剂主要用于粘重土壤,能够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结构,促根壮树。土壤改良剂主要成分是石灰氮,其化学名是氰氨化钙。石灰氮在土壤中可产生1000公斤左右的热量,促进氰氨化钙在高温高湿下快速水解出氨和羟基氰酸,其中氨对根茎基部病菌和根结线虫有一定的杀灭作用,羟基氰酸对土壤中有害微生物及害虫的杀灭作用十分明显。被分解后的产物为氨和碳酸氢盐,氨在土壤中能被作物直接吸收,碳酸氢盐既是土壤的缓冲剂,又是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粮食”,它们在土壤中繁殖过程中分泌的粘液能胶束极小的土壤颗粒,形成新的团粒结构并释放出生长素和酶类等生理活性物质,刺激作物根系生长,促根壮树,因此增施土壤改良剂可以有效地防止土壤板结。

三、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在生产中提倡使用平衡施肥技术和配方施肥技术,在施用农药时要提倡病虫害的综合治理技术,在生产中合理使用农药,避免使用那些残留较高且易造成土壤污染的农药,这些措施都能有效地防止土壤板结。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