瑨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宣子宣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辞源》未收“瑨”字,《汉语大字典》收录了此字,并解释为“美玉名”。《汉语大字典》引自《广韵·上声·去声》:“瑨,石次玉。”“去声”下又引自《集韵·去声·纸韵》:“瑨,美玉也。”可见“瑨”字的五行应属土。《现代汉语词典》则与《汉语大字典》一致,亦认为“瑨”字的五行属土。 然而,《康熙字典》却给了“瑨”字一个全新的释义——“《正字通》音晋。《山海经·中山经》‘帝台之山多金玉’,郭璞注曰:‘今河内济源县有帝台峰,其土黑坚利,可为砺。’”由此可知,“瑨”字的五行其实应该属于金。

那么问题出来了,《康熙字典》为何会误认“瑨”字属土呢?原来,在宋朝末年,“晋”、“瑨”二字通假(详见宋敏求撰《春明梦余录》卷二四),且都属士行。因此有人据前人以“晋”代“瑨”的解释来判定“瑨”字的五行应为土。

可是,“土”怎么能跟“金”一样呢?其实,这里的“土”指的是“土气”或“水土”,即所谓“土实”的意思,这可以从对“土”的字形分析中得到证实。因为“土”的古文字形体是上面一个“土”,下面是一个表示水的“水”。金文中的“土”字也是如此,只是右边的“水”变成了“水”。而“水”和“水”在古代发音是相同的,所以“土”和“瑨”古音都是去声。因此才有后世以“晋”替“瑨”,并且“晋”读去声的说法。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