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灶是什么生肖?

范俊驰范俊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孙子·计篇》曰:“少则多,多则惑”。这里说的虽不是多少之数,而是指虚实之计。孙子此话的意思是:敌人兵力越少,我方的虚张声势就越能奏效;敌人的兵力越多,我方的假动作就显得越真实可信。所以,“少则多”是虚张声势、诱敌深入之计的运用法则之一。而“多则惑”则是这一计的另一用法——当敌众多而我寡少之时,不要与敌正面决战,而要调动敌人的兵力,将其分散包围、聚而歼之。

在三国史上,吴国孙坚率军进攻襄阳时,正是充分利用了“少则多,多则惑”的道理,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例。 建安元年(196年)正月,孙坚为荆州刺史,征伐南阳太守张绣;二月,又进兵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大破张绣,斩杀贾诩;三月,攻陷城池,俘虏了刘表的三万兵马及辎重无数。这些战事的成功取得,与孙坚善于用计有着密切的关系。

孙坚在进攻宛城后,发现城内粮食甚多,于是命令士兵就地筑垒,围困宛城。这时,孙坚手中不过两千多人,而刘表拥有数万大军,数倍于己的敌人虎视眈眈。如果一味强攻,势必会因兵力不足而导致计划失败。于是,孙坚采用了“少则多,多则惑”的用兵计策,一边继续加强围城力度,一边派人到附近城镇招抚百姓,散布谣言说孙坚已经得手,各路义军都已向孙坚靠拢等等。

这既让刘表产生了疑忌心理,害怕其他军事实力介入其中,使自己的优势化为乌有;同时又驱使刘表的部下四处抢掠,破坏了城内的防御体系。等到孙坚做好了总攻的准备后,刘表已经自乱阵脚,无力支持久攻不下的宛城了。最后,孙坚利用夜黑风高之机,出奇不意地冲破了刘表的防线,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