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的股改是什么意思?
1. 股权分置改革(EQUITY TRANSLATION REFORM,简称“股改”)是指同股不同权、交易制度存在差异的非流通股与流通股之间权利分配的不公平现象,是A股市场长期形成的制度弊端。 2005 年开始实施的股权分置改革是对这个弊端的改革和清理过程。2018年1月1日起,所有上市公司全部完成股改。
2. A股的股改: 中国股市自设立之初便有着一个无法回避的结构性缺陷——非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之间的体制性分割,造成一股独大、流通股权益难以保证、市场投机过度等弊端。而股权分置改革正是旨在消除这种格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一场资本市场的变革历程。其主要内容就是解除非流通股股份的流通限制,实现全流通局面;并在此基础上解决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平衡问题、解决大股东的道德风险以及“内部人控制”等问题。
3. B股的股改: 为了适应国家对外商投资产业的规定,B股市场在建立初期只允许外资投资。由于历史原因,B股市场形成了存量非流通股占相当比例且部分机构和个人存在违规持股的现象,使得B股市场存在着明显的制度缺陷和市场风险。 在2014年中报结束后,全部B股已实现了全流通。
3. H股的股改: H股即注册地在大陆、上市地在香港的外资股。H股股改的目的在于对H股实施全流通及纳入沪港通、深港通的标的。目前除了中石油、中移动和中石化外的所有H股均已完成了H股全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