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黄草有什么作用?
【名称】 溪黄草(《广西中成药》) 【异名】田基黄、土黄连(《福建中草药》),鸭脚艾(《浙江中药手册》),蛤蟆皮草(《江苏药材志》),鸡脚草(《中国药植图鉴》),泥鳅菜(《江西草药》),水田芹(《山东中草药手册》),山萝卜、虾蟆皮(《四川中药志》),四叶菜(《陕西中药志》),旱荷叶(《湖南药物志》),水芹菜(《中药志》),笔头菜(《北京中草药》),水香菜(《东北植物检查所》),水禾苗(《中药材手册》),凤尾草(《中草药彩色图典》)。
【 来源】 本品为苋科植物落花生属的干品或鲜品。 【产地分布】 分布于陕西、甘肃、华北等地。 【采收加工】 春、夏采收,除去杂质和泥土,晒干。 【性状鉴别】 本品多皱缩成团。完整者展平后呈近圆形叶片,直径约1.5~3cm;先端钝圆,基部微凹,全缘略具波状起伏,叶面深绿色,略光滑,主脉于下面突起;质脆易碎。无臭,味淡。 以叶厚、色青绿者为佳。 【药理作用】 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对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并有镇静、镇痛、解热、抗炎及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解毒明目。用于湿热黄疸,肾炎水肿,感冒发热,咳嗽痰多,目赤肿痛,肠炎腹泻。
【用法用量】 煎服,6—9g。外用适量,水煎汁洗患处。 【注意】 阴血亏虚者慎服。 【附注】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对“别名”和“异名”做了简单区分,但并不严谨,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