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在五行属什么?

苗新键苗新键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是传统古典哲学的一种概念,古人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构成的。这五个字都是抽象的名词,它们之间没有具体对应的关系。 比如“水”这个字是由三点水组成,它和江河湖海之类的自然现象相关联;但是同样由三点组成的“油”就不是水字旁了,它是以“油”为声符造出的形声字,它代表的也不是液体了,而是固体油脂。所以这两个字的部首虽然是相同的,但它们代表的含义却完全不同。 再比如说“山”、“林”这两个字,它们都含有“木”部,按理说应该都属于木属性,但是在现代汉语中,它们的意思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山变成了山峰的意思,而林则是指树林丛生的样子,这样看来他们就不属于同一类事物了。 所以古人所说的五行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概念,而是一个包含万千的概念体系。那么为什么米会归入火呢?难道是因为古代人有“五谷丰登”的美好祝愿吗?其实这里面还涉及到古人的一种天文观和地理观。

据史书的记载,早在上古时期人们就有对日月的观察。古人把太阳当阳神来崇拜,也就是俗称的“天帝”。而月亮则是阴神的代表,它的形状与太阳正好相反,因此被称之为月魄。这种日月并置的现象一直延续到了今天。不过我们现在看到天上的日月其实是经过加工过的,在古人眼中却是完全不同的景象。古人认为日与月同时升空,又同时落下,而且总是成双成对的出现在夜空当中。于是他们就把这种现象解释为阴阳二气相交而成的一种神秘力量——气。而这种气的存在形式便是风。由此可见风在古代人的心目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而我们今天要说的米属火的这一说法就来源于古人的一种天文观——“五行相生”。

“生”指的是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方式,《尚书·洪范》中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五行之序,水火木金土,本末低高下”,这里的顺序是按照水的流动性,火的温度性,木的生长性,金属的耐寒性以及土地的承载性的特点来进行排列的。 按照这种方法,火和水分别居于第一位第二位,这是符合常理的,因为水是流动的,可以灭火,也可以被火烧;而火是温暖的,可以用来取暖做饭。然而第三位的木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古代的五行学说中,“行”不是指行走的运动,而是指运行的运行,也就是说前三者是以运动的方式来推动发展的,而后两者则是用来维持运动的能量。所以在古人心目中天上的日月就是靠木来推动的。

现在我们都知道地球上有植物的存在,而这些植物的根茎叶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然后这些物质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有机物变成二氧化碳,再被植物重新吸收,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而在古人眼里这样的过程就被认为是木推动万物的生长过程,也是所谓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所以说木主生发。

而谷物的成熟过程正是草木得阳气而生发,受寒气而枯萎的过程。所以谷物归火是有一定道理的。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如有错误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哦!

优质答主

这五行是相生相克的,并不是你理解的这样简单的划分的(比如金生水)。 比如说水生木、土生金的五行说法是正确的,但是土生水就不正确了;再比如“火克金”也是正确的,而金生火的说法则是错误的。 再举个例子说明一下,水(甲)与木(丙)同属东方,那么根据相生就是丙生甲或甲生丙的,这是错误的,应该是金水相生。如果按相克就是乙庚合或丁壬合才是错的。所以古人说:“阳以阴为基,阴以阳为君”就是这个道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