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工业化多少?

司柯全司柯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其实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来看,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时期。在计划经济时期(1950-1978),实际上完成了工业化的前半部分,建立了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在市场经济改革后,开始完成工业化的后半程,即产业结构的提升和优化。

从工农业产值比重看,计划经济的工业化以重工业为主,通过牺牲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为重工 业提供积累,完成了工业化建设的资本原始积累,建立起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一时期,工业品价格高度管制,通过剪刀差将收入的大部分转移到工业领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付出了代价,农村劳动力的过剩,导致城市就业机会不足,出现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比例严重失调的“城乡二元结构”,并进而演化为当前“三农问题”的一个核心症结所在。但从宏观经济整体上看,这个时期的工业化是通过政府强力干预,效率低下但速度较快。

改革开放之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要素资源开始市场化配置,这种配置的效率明显高于计划模式,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结构失衡。随着市场力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向经济效益高的部门流动,形成区域间和产业结构间的失衡。

这种失衡是经济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过程,需要借助政策工具进行调节。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宏观政策和措施,促进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目的就在于实现国民经济均衡高效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其实是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即在产业结构上追求高级化,在地域分布上力求平衡。 但是,“后工业化”并不是抛弃传统工业,走“去工业化”的道路。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工业仍处于主导地位。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仍然不可动摇。

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目前第三产业在我国GDP中所占份额已经超过了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第一大产业,但这并不表明我们已经完成工业化,进入到“后工业化”阶段。因为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完全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没有工业的强大支撑,第三产业是无法想象的。我们所说的“后工业化”是指制造业逐步退出的过程,而不是指制造业在GDP中所占比重的下降,更不是指制造业就业的下降,而是指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和升级。因此可以说,我国的工业化还在进行中……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