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在五行属于什么作用?

柴延虹柴延虹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易传·乾凿度》云:“力者,阴阳之动,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意思是说,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两种力量相互作用而生成的。

《黄帝内经·素问》指出,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以及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变化都会影响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使人体“正气”受损而致病。相反,“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黄帝内经·灵枢》),保持阴阳的动态平衡就可使人健康长寿。可见,中医理论认为,健康人与疾病人都是处在阴阳失衡的状态之中。

中医学用“阴阳五行学说”来阐述人体的生命过程及其本质。他们认为,人生天地之间,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人在中间,只有阴阳二气调和,身体才能健康。如果阴阳失调,身体就会患病,即所谓“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黄帝内经·素问》)。古人已经认识到掌握自然界阴阳消长的规律对于维护人体健康的重要,并以此作为指导人们生活的一条重要法则。因此说,阴阳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它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同时也贯穿于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中[1-3]。

储禹霏储禹霏优质答主

在五行学说中,以木、火、土、金、水五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联系。木、火、土、金、水叫做“行”,这种“行”有运动变化的意思,所以叫做“五行”。五行主要的有相生、相克、制化和胜复、相乘与相侮等几个方面的运动变化规律。相生、相克是宇宙间最普遍、最基本的联系规律。

相生即相互资生和促进。其次序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以五行配四时,则水应冬、木应春、火应夏、金应秋,土则长于季夏,布于四时,为万物之母。按照冬至而春、春生而夏长、夏热而土、秋收而凉、凉收而凝水、水至而复春的自然变化规律,可以理解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的相生次序。事物的相生关系有不同层次的体现。就以木和火为例,木可以生火;木的花叶、果或其纤维和质轻的木材还可以入药,有清热解毒的药性,可以抑制或消除热邪之火。

“克”是约束、克服的意思,五行相克的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克反映了事物之间相互约束、相互抑制、相互克服的关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