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个月宝宝有什么特征?
1. 能独立坐起来并可以撑很久,甚至能够爬行; 2. 牙齿一般有5~6个长出(出牙的早晚个体差异很大,和遗传以及营养状况有关),喜欢咬东西,而且越是硬的东西越喜欢; 3. 语言能力突飞猛进。除了哭之外,会发出不同的音调来表达自己的意愿、需求、喜悦和愤怒等情感; 4. 喜欢爬高,喜欢站立,并且非常喜欢踮脚尖; 5. 手的功能强大起来,会摆弄玩具,喜欢撕纸,扔东西,这些动作是婴儿认知世界的方式之一; 6. 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比如听到洗衣机轰鸣的声音可能会感兴趣,于是往里面张望,看到水龙头流出的水可能会用手去撩,甚至可能把手指放进嘴里“品尝”;
7. 爱笑,特别是有人逗他的时候,会开心得手舞足蹈,笑起来像个小疯子; 8. 开始认识亲人,尤其是妈妈(因为妈妈经常抱孩子,而且对孩子温柔体贴),看见妈妈时会开心地微笑,主动找妈妈; 9. 能识别熟悉的人和陌生人,当陌生人摸他抱抱他时他会皱起眉或大哭抗议。但是,有些孩子可能不认可陌生人的亲吻,这时候我们只需要微笑地看着他们就好,因为他们其实已经认出了你们。 10. 在一两个月前学会翻身后,又开始学会自己坐着,然后趴着,再站起来……每一瞬间都在挑战自己的新高度,并且乐在其中。
牙齿与消化功能逐渐完善,可训练开始拿小勺自己吃饭。
学习能力逐渐增强,听到叫自己的名字,会转过头来,并且寻找声源,会和人打招呼“欢迎”、“再见”了。还会做相应的动作来“告诉”父母大小便的需求。开始从牙床上发出的“咿咿呀呀”的声音中分化出几个音节,并带有重复性。会用眼睛看着物品,用手去指物,会拍手欢迎或挥手“拜拜”了,喜欢“认生”了,对熟悉的亲人和人来往表现出极大的欣喜与兴奋,但对生疏人表现出恐惧、大哭等强烈的排斥反应。宝宝知道物品可互相敲击,会拍打物品来玩了。出现抗拒行为,“不要”、“躲”、“走开”、“烦”、“滚”等通过表情和大哭喊叫来表现,常为以后意志坚强的个性打下基础。
随着四肢与脊柱的发育,可双膝着地,双手向前爬,并可从卧位直接变为坐位,手眼协调能力很好,能准确地取物,特别喜欢往高处坐。喜欢扔玩具,喜欢用手挠人,会用手拿着水杯喝水,还会转动杯子。
每日平均睡眠14—15小时;身长61—69厘米;体重7—9.5千克;头围42—46厘米;胸围与头围差不多,但以后可逐渐超过头围,手能张开伸直,能捏或弹响指,能拍手,会认识照片中熟悉的物品,可拉自己的头发及衣服,可独坐片刻,能从仰卧转成俯卧,会双膝着地爬,用双前臂撑着身体向前行进。
喂养:每日5—6次奶,1—2次饭。每天给3—6个蛋黄或全蛋,可给鲜果泥或菜泥、肉泥、碎菜、碎肉。每日给2杯水,逐渐断掉奶瓶改用杯子喝奶和水,开始训练自己拿小勺吃饭,饭菜制作不要过细过软,适当吃些粗一些的饭菜及整块物品,以训练咀嚼与进食功能。每日给500毫升奶,给1/2个鸡蛋油饼,0.5千克面条或馒头及100克碎肉、鱼肉、鱼汤、菜汤,0.5千克新鲜水果。
护理:可穿一整套的衣服、开裆裤、带帽子的衣服,衣着不要过紧,可束裤腰带及鞋袜。训练自己用手喝水、饭,用手拿食物吃,给予补充训练“欢迎”、“再见”、“不要”等手语及表情。禁止吃家庭大人吃的过于浓厚或刺激之食物,禁止吃生冷、不洁饮食,禁止自己玩弄危险品、尖锐物、绳索、细小物、电池、按钮、别针、钱币、打火机等。禁止长时间玩或看电脑、录像、电视、手机、点读机、复读机等电子产品。禁止长时间抱在手里或坐在大人腿上。禁止穿高跟鞋、硬鞋、凉拖鞋等大人鞋。禁止坐沙发和用成人的座椅、坐便器、桌、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