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怎么布局?

竺似锦竺似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先说一下对后市看法,我坚持看多中国,也就是说我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是乐观的。因此我在2018年熊市时买的基金到现在都还没赎回。虽然过程中有涨有跌,但总体收益还是正的。当然这期间我也补仓加仓过。如果没有做好长期持有的准备那还是建议分批进场,越跌越买。这样心态上能好一些。

2 市场涨跌是无法预测的。因此所谓的抄底和逃顶都是不可取的。我们能做到的就是调整仓位,逢低吸纳。就像这次新型冠状病毒一样,谁能预测它会持续到什么时候。所以不要去猜测底部在何方,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相对低位时加大定投力度。或者说在相对低位时增加债券类基金的配置比例,减少股票类基金的配置比。通过降低波动率的方式来降低风险。 当然,最后究竟怎样还是要交给时间。毕竟时间是最佳毒药也是最厉害的解药。

3 最后来说一下如何布局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任何一次行动都是为了规避将来可能发生的危险并因此享受更高的收益。所以我们布局的最终目的就是降低风险提高收益。接下来就该说说如何降低了。前面说了要降低波动率,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很简单,分散投资。不要将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里所说的分散不仅是指大类资产的分散,还包括小类的资产分散。因为即使是同一类资产中不同的基金表现也是迥异的。比如说你的资金有一部分是投入了股基,那么股基中的成长类和平衡型是否都适合你持有呢?其实不一定。假设你买入了一只偏成长的股基并在高位被套,同时你的组合里还有一只偏成长的股票基金。那么你的整体收益率会是负值。虽然你其他资产可能挣得不少。这就说明同类型的基金未必都适合放在一起投资。同样的道理,不同类型的基金也有可能会亏钱。这就是没有做好资产配置的缘故。要知道保险与理财也是资产种类的一部分,同样需要合理配置。否则的话你拿5%的钱去买了一份年均回报10%的产品,而用剩下的95%去冒险。这显然是有失公允的。

佟碧昕佟碧昕优质答主

基金赚钱,而基民不赚钱是目前基金业的一大怪现象,这其中固然和基民的错误操作、频繁换手有关,但另一方面,和基金缺乏系统、科学的布局体系也不无关系。

一般而言,基金布局的思路有二:一是品种选择,二是仓位选择。品种选择方面,要根据不同基金品种之间的表现规律来决定是侧重指数基金,还是偏股型基金、偏债型基金;而仓位选择上,则要根据市场投资时机,决定在基金投资中配置多大比例的仓位。

在品种选择上,建议优先考虑指数型基金。一方面指数型基金投资费率低廉,可以减少基民在基金投资中“交易成本”方面的消耗,另一方面,今年以来指数型基金的涨幅明显高于主动型基金,这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因于“人算不如天算”。指数基金不主动选股、择时,而是严格依照指数成分股以及相应的指数权重进行股票组合的构建,所以从股票组合构建的角度讲,指数型基金往往是被动赚了相对“便宜”的钱。此外,从今年A股市场结构行情的演绎来看,不同指数、尤其是不同板块的指数之间表现差异巨大,通过配置具有特色指数的指数型基金,投资者能够充分享受相应板块上涨带来的利好。比如,上证180指数中的公司去年净利润增长率高达96.98%,指数的高成长性使跟踪该指数的上证180ETF今年以来的涨幅高达61.25%,是所有股票型基金中涨势最好的品种。

在指数型基金配置完之后,剩余的资金可以考虑偏股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这部分基金可以按照两种思路去选择:一是以“攻”为主,建议选择仓位比较重,股票投资风格较为积极的基金;二是以“守”为主,选择股票仓位相对较低,投资风格相对谨慎的基金。今年以来,偏债型基金的净值增长率普遍在5%-15%之间,攻守兼备的特性使它们能够在下跌的行情中有效保护组合收益,也具备一定的涨幅。

在仓位选择上,基金投资的时机至关重要,“熊市投资、牛市变现”的规律在任何行情中都不会被打破。今年以来,不断有投资者在市场上涨时追加基金投资,而在下跌时割肉出局,造成了基金赚了钱,基民亏了钱的现象。目前,在主流投资机构对后市的看法依旧出现分歧时,投资者不妨选择分批买入的方式,使成本得以平滑。在指数基金的投资上,投资者可以考虑选择ETF,ETF具有独特的折/溢价套利机,并且T+0交易机制使其不存在封闭期,是投资时点选择上极为有利的工具。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