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压药哪种副作用最小啊?

党振宇党振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物主要分为五大类,分别是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这5类药物都是通过不同机制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不同的高血压人群,选择的降压药是不同的,年龄性别不同,基础血压水平,是否合并糖尿病及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等情况都会影响降压药的选择。

如果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SHT)患者,一般首选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如果合并糖尿病,优先选择ACEI或者ARB;如果存在靶器官损害,比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首选β受体阻滞剂;老年女性收缩期高血压通常不主张积极应用降压药治疗,可以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包括健康生活方式以及服药治疗。 如果属于单纯舒张期高血压(DHT)患者,常选择钙通道阻滞剂(CCB);如果有糖尿病或者代谢综合征,建议联合用药,可以选择ACEI或ARB类;如果存在靶器官损伤,同SHT患者;如果老年人伴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也可以选用噻嗪类利尿剂。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DHT患者,β受体阻滞剂是禁忌证。 无论是SHT还是DHT,当一种降压药单药治疗3~6个月后,若血压未能达到目标值,可考虑两种或三种药物联用,以增强降压效果。

无论使用哪种降压药,都要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例如β受体阻滞剂可能引起乏力、疲劳、嗅觉障碍、口干、腹胀、便秘、心悸、失眠、腹泻、头晕、头痛、阳痿、恶心等不良反应; ARB可能引起刺激性干咳、水肿、高血压、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肌痛、乏力、皮疹、光敏感、瘙痒、失眠、心悸、胸闷等症状; ACEI有可能出现咳嗽、咳痰、水肿、呼吸困难、高钾血症、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 噻嗪类利尿剂可能会引起低血压、电解质紊乱(低钠、低钾、低氯血症)、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胃肠道不适,如厌食、恶心、呕吐、腹泻; 其他类型的降压药,也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在服用降压药期间,应注意监测血压变化,若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或是药品过量,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