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有多少牌照?
对于金融行业来说,没有绝对的细分。因为任何一个金融机构都会涉及多重牌照。例如平安集团,平安集团拥有平安寿险、平安产险、平安银行、平安证券、平安信托、平安金融科技等多个业务板块,横跨财险、寿险、银行、证券、信托等多个金融领域。其中,平安集团各子公司均获得相关金融监管机构的金融业务许可证。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2019年保险业行政处罚通知信息显示,平安集团及其相关全资子公司,共收到保险业监管机构行政处罚通知127张。
金融监管机构对其进行的行政监管和行政处罚,主要是遵守《保险法》的经营规定,未对其保险业务行为实施有效监管,存在违法违规行为。那平安有多少张金融牌照呢?我们暂且不谈。
再看看其他例子。例如,包商银行因存在关联交易管理不严、影子银行部分产品风险滞后披露等违法违规问题,监管对其进行管制,撤销其证券业务营业牌照。包商银行拥有中国证监会批准的证券经纪业务牌照,在监管要求其整改期间,不得开展新的证券经纪业务。
又如,新光金融曾因违规贷资金被挪用、贷款“三查”不到位等,银保监会深圳监管局对其开出了行政处罚决定书。新光金融主要为客户提供汽车金融业务,旗下包括新光汽车金融控股(深圳)有限公司及16家汽车金融公司。
再例如,在万建华“被抓”后,银河资本、新时代证券、银河证券都进行了高管调整。其实,早在万建华被抓之前,中国的证券业就已经发生了很多的变化:4月1日,金稳委召开第二十六次会议,重点提到“完善证券流通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易监管水平”;4月7日,证监会审批通过华融证券收购中诚信证券;4月17日,中信证券收购广州证券;6月10日,证监会再提全流通改革,可能启动全国股转系统向创业板转板。
一系列的事件和变化,其实在侧面已经透露出中国证券业正在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截至2019年8月底,我国证券业从业人员总数超过32万名。30万职业经理人面临重新洗牌,行业“马太效应”可能愈发明显。那些中小券商和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券商难免会被收购或者合并,以寻求生存空间。
而本次新时代证券被中国银河集团有限公司收购:一是源于上级主管部门对中国银河集团的信任和推荐,二是基于对新时代证券公司本身价值和发展前景的看重。时代证券与银河集团业务经营上的协同将为两家公司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发展前景。
中国银河集团以投融资服务为支点,打造了集金融服务与金融监管、金融研究、金融大数据、金融人才服务为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银河证券是亚洲最大、综合实力最雄厚的证券公司之一,全国共有15家分公司和327家门店。其业务范围包括:证券(含股票、债券、证券策划、证券发行、证券投资)、期货、资产管理、风险管理等。
根据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发布的2018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上市私营企业1491家,较2017年增加491家,在全国近万家上市企业中所占比例为14.9%,创历史新高。截止今年8月,中国共有40家企业登上美国《财富》杂志发布的世界500强榜单,为历年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