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公司债吗?
从有融资需求的企业端来看,根据2016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财务通则》,除国务院批准的重点建设项目外,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只有权益性和债券性两种。其中,通过发行股票进行股权融资属于公司融资的范畴;而公司债券是上市公司和具备条件的非上市公司取得资金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也属于公司融资的范围。 我国现有公司债券市场主要包括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两个子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参与主体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交易品种以金融债和企业债为主;深交所上交所的交易品种主要以公司债为主,市场参与者与银行间市场略有不同,除了以上的传统参与者以外,还包括基金公司、信托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和一些其他的专业投资人。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我国对于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实行核准制,即由证券会审批决定是否予以核准或不予核准注册申请。而对于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又称私募债券),目前则实行备案管理。由于采用核准制的上市条件相对较高且程序较为繁琐,大部分公司的融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而采用备案制的私募债券不仅利率一般相对较低且能够灵活确定本息兑付期限,因而受到许多融资方青睐。但是私募债券在信息透明度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由此引发的违约风险也更为突出,需要引起充分重视。
在中国有公司债券。公司债券发行和交易的监督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会同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制定。在境外债券市场发行债券的,应当遵守所在国或者地区的法律规定,也要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备案。
公司债券,是指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在很多国家,公司债券是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它通常不能向公众中的非专家投资者发行,其发行、交易的监管较股票宽松,其持有人在公司未能如期清偿债务时,对公司资产享有优先受偿权。国际上通行的公司债券分为不动产抵押公司债券、 securities backed bonds、担保信托公司债券、收益公司债券、公司可转换债券等。
企业债券与公司债券都是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有价证券,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
1、发行主体的范围不同。在发行主体上,企业债券仅限于在中国境内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在境内发行,用于固定资产投资、 technological renovation、科研、收购产权和权益、补充流动资金和经国家核准的其他用途。而公司债的发行主体仅为股份制公司。
2、发行方式和定价机制不同。企业债券按面值发行,债券的票面利率不得超过国务院限定的利率水平,而公司债券以市场公允价格发行。公司债券的利率由发行人与保荐人(主承销商)通过市场询价确定,仅受企业债券利率的上限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