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企业挂靠交合算吗?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所有社会统筹的保险(也就是常说的“五险”)都有固定的缴纳基数和比例 ,这个基数和比例会根据城市的不同以及公司经营状况的不同略有变化,但是无论怎样变化,都是在一个固定的区间范围内。 因此对于个人而言,无论是否真的去工作,是不是真的为公司创造价值,自己的工资肯定是按照这个固定基数的上限来确定的;而公司为员工缴纳社保的费用,也是根据这个基数来确定的。 所以从表面上看,如果个人没有真实的工作,只是利用一些所谓的代理公司交社保的话,确实存在吃亏的现象——自己的工资有可能比正常有工作的同事要低,而公司为自己缴纳的社保费用也可能比正常的职工要高。
但实际上,社保代缴行业的水是非常深的! 以北京为例,2019年4月起,北京市社平工资已经调整至每月1万3左右,而今年7月份公布的社平工资则已经达到每月1万6千多了。也就是说,虽然名义上的缴费基数是每月8227元,但其实际水平已经是月交2万多甚至以上了。
更重要的是,这些由代理公司缴纳的社保,在劳动者实际缴纳了费用之后,其实是可以正常享受对应的福利待遇的,比如公积金贷款额度、买车摇号等。最关键的是,当劳动者发生工伤或者职业病的情况下,也是可以正常申请工伤赔偿的,这一点没有任何区别。 只不过,如果个人不打算长期在北京发展,而是准备短期过渡的话,那么个人可能确实应该考虑把社保迁走,因为这样才能够保证自己的社保连续性和稳定性。
所谓“挂靠”就是指个人委托社保代理机构代缴社保的行为,不需要与社保代理机构建立事实上的劳务关系,只需按月缴纳社保金额,即可完成社保的缴纳与使用。而目前企业挂靠社保代缴的现象极为普遍,企业选择社保代理机构代缴职工社保的规模越来越庞大,增速非常迅猛。
社保“挂靠”行为被纳入人力资源管理的非正规途径,存在严重的潜在风险和法律风险,这种“挂靠代缴”行为并不符合社会保险相关政策的要求,根据《社保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可以由用人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因此,除劳务派遣和非全日制用工两种形式外,用人单位和个人不能通过中介“代理”缴费。
虽然目前人力资源市场中介代理缴费行为比较普遍,个人或单位通过中介代缴社保费似乎成了省心省力的好办法,但该“挂靠”行为违反劳动和社会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存在政策障碍和诸多法律风险,建议不要“挂靠”缴费。通过中介代理缴费,由于本人与缴费单位不存在劳动关系,如果发生工伤,无法得到应有的工伤待遇补偿,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此外,由于社保参保缴费信息是将来退休办理领取养老金手续的重要依据,将来如果办理领取养老金手续时,按照规定需要单位申报并提供相关退休材料,如果退休前已与单位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本人又没有及时转移到新的就业单位,那就可能会影响退休手续的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