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菜点什么作用?
冒菜是成都的特色美食,就是用竹编的锅盖蒸出来的。这种美食起源于成都,流传到全国各地。因为味道好,价格便宜,受到许多人的喜爱。那么,为什么叫冒菜呢?这是因为把各种蔬菜放在锅里煮熟后,会冒泡、冒烟,所以叫做“冒菜”。那这个“冒”字究竟有什么特殊含义呢?其实啊,这“冒”字还有另外一层意义——象征厨师熟练精湛的技巧!你看那用盖子一盖,锅里的蒸汽就像箭一样喷出来,这就是“冒”;而这个“冒”字又和菜肴出锅时的景象相似,因此啊,人们就用这个“冒”字来表示菜肴制作完成。这也是中国烹饪中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细节描写。 当然啦,现在有很多餐厅卖的冒菜已经不再使用这种古老的制作方法了。取而代之的是电蒸炉、电饭煲等现代化的厨房设备。不过我仍然认为,这种传统的方法更能体现四川火锅“热气腾腾、热闹温馨”的特点,更能烘托出阖家团圆、欢聚一堂的氛围。不是吗?当一家人围坐在冒着热气的餐桌旁,看着眼前的菜肴慢慢沸腾、冒气,这该是多么温馨美好的画面呀…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问:既然冒菜这么好吃,为什么我不是每天都能吃得到呢?嘿嘿,这就得怪我们勤劳勇敢的祖先了。由于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现象的理解有限,于是他们就把一切无法解释的现象都归咎于神灵的作祟。比如,看到火烧云彩会产生奇幻的景象,就会相信这是神仙驾到的征兆;看到雨水降下滋润万物,就认为是神仙在洒甘露;甚至晚上看到了流星划过夜空,也会虔诚地认为那是神仙在骑着白马经过…而发明火煮食物的人类祖先,在煮食时发现了食物的神奇变化,也误以为是神明的力量。于是“献祭”的制度就在各个部落间盛行起来——为了表示对自己的尊重,他们把最好的食物献给神明先食用,剩下的才给自己吃;或者把最鲜嫩的肉献给神明,让神明享用,而把硬邦邦的老人和小孩不吃的东西留给自己… 这种制度在古代社会是极为常见的,它甚至在中国的儒家典籍中也留下了痕迹。《礼记·礼运》中就记载着这样一件轶事:孔子在和南官氏交谈时,发现对方衣冠不整,便责备他说,君子不应该把没有修剪的头发散乱地披在身上,也不应该穿破烂的衣服去见君主和大夫。可见即使在文明时代,这种把食物先给神灵享用的“献祭”制度虽然没有明确的形式表现出来,但还是深深扎根在我们民族的潜意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