屎出来是什么作用?
这个问题很有趣,我小时候也疑惑,所以去查了查。 首先来说,人的直肠内覆盖着一层薄粘膜,这层粘膜一直在不断地更新换代,每24小时大概要脱落100毫升的厚度,这些脱落的粘膜就混在粪便里一起被排出体外,因此从表面上看,大便似乎都带有颜色且呈粘液状;而尿液中则不含任何细胞和腺体,所以看上去特别清亮。
其次来谈谈你的两个问题:
第一,吃下去的东西都跑到哪儿去了呢? 食物进入口腔后先经过牙齿咀嚼,与唾液混合,变成稀软的食团进入胃,再经消化道,最终分解成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质、维生素、无机盐等,这些物质大部分被人体吸收利用,一部分不能被吸收的随粪便排出体外(如食物中的纤维素)。
第二,便便为什么能冲走细菌? 直肠内存有大量细菌,因为人体的肠道其实是最大的微生物储存库,而这些细菌大多对人体无害甚至是有益的。但便便里面含有食物残渣及肠道细菌所需的代谢物,当大便从肛门排出时,这些营养物质也被一同带出体外,为细菌的生长提供营养。同时,由于直肠腔内存在一定的压力,排便时,粪便顺着直肠向下移动,同时也使得肠内容物得以冲洗直肠,将细菌一并冲出。
最后补充一点,其实我们的鼻子也能分辨气味,只不过对嗅觉不敏感的人,其鼻子对于气味的辨别能力跟狗狗相比相差太远。我们依靠鼻腔的嗅细胞对空气中的气体进行感知,并将信息传递给大脑相关区域以形成嗅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