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面饸烙怎么做好吃?
20世纪80年代开始,“胡辣汤”这个词出现在河南的很多报刊上,《郑州晚报》的专栏里甚至出现过关于胡辣汤的诗词。那时候很多文学爱好者都写过有关胡辣汤的文章诗歌,有些还被刊登出来。 后来由于饮食业商家的推崇,这种民间小吃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纷纷把它搬上了大堂,成了“正宗豫菜”或地方名吃。不过当时这样的餐厅并不多,能吃到的人也不多,一般的人家都是自己买点羊肉、辣椒等配料,回家自己做着吃。
我小的时候,家里人都很爱好这口儿,每年过年都要自己煮一大锅,家里人吃着,喝着聊着,气氛非常祥和愉快。 那时,我家后院有个小厨房,里面经常香气扑鼻,我妈在那做着香喷喷的饭菜。我有时候在旁边玩,会闻到一股胡椒粉的味道,就问我妈那是什么,妈说你长大后就知道了,现在就是要好好吃饭,快长个儿。后来慢慢知道这是胡辣汤的味道,也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出来上学,虽然离家乡千里之外,但是每到寒暑假回家总能喝到妈妈亲手做的胡辣汤。有一次放假回家早,刚好赶上有煮胡辣汤,我开心的不得了,让我妈给我盛了一大碗,吃完浑身热乎乎美滋滋的,连说真不错! 就这样过了好多年,我已经离开了家乡,在外面闯荡,有时想喝了却很难买到,因为不是什么地方都能做出地道河南味儿的胡辣汤的。没想到最近几年,这种美食已经进入了大城市,我在北京很多地方都有看到卖胡辣汤的,心里不禁为它高兴,终于有了更好的发展,能够让更多外地人也能品尝到。
和陕西人做朋友的好处之一就是可以经常吃到好吃的面食,比如麻食(也叫猫耳朵)、biangbiang面、油泼面、擀面皮等等美味! 昨天又馋到我了,馋得我半夜睡不着,想啊,想吃这个呀~ 我就决定自己做个,因为自己做的好吃呀~(捂脸偷笑)嘿嘿嘿…… 因为我是山西的,所以用的面是山西的面团儿,和面的时候加了鸡蛋和牛奶,这样面团更有嚼劲了,而且吃起来更加软软的,有嚼头。 做法呢也是简单快手哒~
1.准备材料:面粉300g左右,鸡蛋2个,玉米淀粉适量(用来增加粘稠度),牛奶400ml左右。
2.把鸡蛋液打散后搅匀,然后再加入白砂糖搅匀。 再慢慢倒入牛奶混合均匀,这里要注意一点的是不能一次性全都倒进去,要边倒边搅拌哦(≧▽≦) 之后盖盖子焖5分钟左右。
3.揉成光滑的面团儿~这一步也可以让面更筋道些呦~
4.盖上盖子醒发半小时。 这步很重要哈,一定要保证面充分醒发起来!不然做的过程中会容易粘手哦~
5.案板上涂少许食用油防粘,然后把面团儿压扁擀开,用刮刀切成小方丁待用。
6.烧开水后,下入切好的白薯面团儿,煮约8分钟至熟即可出锅啦~
7.煮熟后的红薯面团儿很软很粘,这时候就要准备拌馅料喽~
8.首先,在碗底铺一层保鲜膜(防止沾底),然后摆上红薯块儿,再撒上一层白糖。 接下来最关键的一步来了哦~往里面挤入炼乳,记住一定是从中间往里挤,这样能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9.趁热用筷子搅拌均匀就可以享用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