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掌配什么好吃?

官舒冰官舒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从历史渊源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古书中记载的“熊掌”实际上是指今天熊科中的马熊(亚科)和其他几种小型熊的肉,因为这些动物掌部的皮肤特别肥厚,并且富含脂肪和热量,所以古人认为这是一种极其珍贵的食材。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一次向郑国借道行兵,结果因为道路难行,导致运送粮草的士兵踩死了郑国不少田地里的庄稼,于是两国之间就产生了纠纷。郑国人对楚国使者说,我们郑国的庄稼可是被你们踩坏了,你们得赔!可是楚使却很满不在乎地说,你们郑国人太可怜了,我们大楚国地大物博,随便给你们一些不值钱的东西算啦! 结果郑国人说,我们不要你们的破烂玩艺儿,我们要的是贵东西啊!

楚使觉得好笑,问郑国人要些什么?郑国人大声说道,我们要你们的熊掌! 楚使听说后,笑得直不起腰来,说,你们的胃口可真不小,连我们楚王的熊掌都吃得了? 郑国人回答说,我们郑国没多少东西给贵人们吃,只有野生的熊掌可以孝敬一下各位大人。

这个故事说明三个问题:

第一、先秦时代的熊掌主要是马熊或其他小型熊的掌部;第二、楚王和郑国大夫们生活奢侈,食不厌精,猪肘子、烤全羊等肉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胃口,所以对熊掌这种珍馐佳肴十分青睐;第三、当时熊掌并不属于名贵食材,所以楚使才觉得好笑,认为自己被嘲弄了。

等到汉朝建立之后,由于汉代初期注重发展和恢复农业生产,因此社会生产力有所提高。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因此对于熊掌这类原本价格不菲的美食也开始见怪不怪,成为普通人家节日宴会上的一道菜了。

据汉书·武帝纪》中记载,汉武帝元封二年三月,天子东巡,祭祀泰山。“上遂东巡海上,冀至蓬莱山,浮大海而征仙客。”显然,这次东方之行的目的不仅是祭天,而且还要寻访仙人。《汉书·郊祀志》中也记载了此事,并说汉武帝这次出海寻找仙人,带来了许多奇异的动物,比如像麒麟、天马这些传说中的神物。

然而,最有意思的还是关于“禺疆”的故事——据说这小子不仅长得像熊,而且还会游泳(能游水)。更神奇的是,这个叫做“禺疆”的动物竟然会骑着海大鱼在水上遨游。对此,晋代学者皇甫谧在《逸周书·王会篇》中注释说:“禺疆,神名,犬身而人头,坐而持戈,其形酷肖……得彼嘉兽(指海鱼),名曰鲑。得夷民,教以追波逐浪。故能逐浪风而去,至于蓬莱。”可见,虽然汉武求仙未曾如愿,但是他的食谱却已经和神仙相差无几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